不易流行!媒体人的匠心取舍

3月20日,"匠心·创领——中国青年创新领袖峰会"在沪举行,各大文创企业创始人、文创投资巨擘齐聚一堂,共话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的匠人、匠心、匠造,一同探讨文化产业的未来趋势。

上海唯众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杨晖,与天海邮轮董事长兼CEO、携程网创始人范敏 ,一道自媒体创始人连清川等企业匠人们一同探讨"匠心精神"以及如何平衡"匠心和创新"的关系。

杨晖认为,要读懂匠心,必须理解"不易流行"的理念。匠心并不仅仅局限在手艺上,匠心更指手艺人的态度与精神。在她眼里,匠心=初心+执着。

价值观是匠心的存在根本,在此基础上汲取极致精神,继而贯彻到产品创造和企业经营中。作为媒体人,身处喧嚣的环境,格外需要呵护初心,注重价值引领。

以下是杨晖在峰会上的发言记录:

Q:如何坚守初心

Y:坦率的说,今天这个世界诱惑太多。去年10月份我陪着大商学院的一群年轻企业家去日本游学,从日本的百年企业身上学到了一个源于中国光大于日本的词,叫做"不易流行"。"不易"就是不改变,流行就是要创新。

我相信现在很多企业也都是用不易流行的心态,在做自己不改初心的事情。"初心"有时候是被迫保持的。好比女生看到一个比一个帅的帅哥时,都会小鹿乱撞,但想想只能欣赏一下,未必真是你的菜的时候,还是得自己过日子。

Q:作为一个媒体人,媒体里面传承与创新最大分歧和矛盾是什么?

Y:我想,匠心首先更多是代表一种态度,一个我们所追逐的事情或者所爱的物的态度。匠心做出来的东西是不是一定很贵,未必。我想,匠心的价值并非可以用真金白银来简单衡量。

其次,坚持匠心是不是就一定要做TOP级的企业家,我对此也有不同的理解。今天我们缺乏的是在烦躁中坚持“慢就是快”的理念。企业做强做实比做大更重要。

对于媒体来说,我觉得今天的媒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分散,因为现在有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自媒体等等,渠道越来越多。传统意义上的意见领袖概念正在模糊。

对于一个手艺人来说,大家只想看你在产品里放了多少匠心。消费者只会用人民币为产品投票。

京都面匠的儿子拒绝继承赚钱的面馆,也许是他认为那并非他的理想,他不想把匠心放在这碗面上。但我们不能据此说他就一定没有匠心,就不能在别的领域靠匠心做出一番事业来。并非是张三的儿子继承张三手艺才叫传承,才叫匠心。只要我们从有匠心的人身上汲取匠心精神,放到自己行业当中,变成自己的DNA,就是一种传承。

就媒体本身而言,它正处在一个非常喧嚣的环境中,因而特别需要坚守,同时也特别讲求速度与变化。我们的内心要相信慢即是快,淡定从容,不易流行。

我觉得今天坚守匠心最难的是面对诱惑。首当其冲是资本的诱惑,虽然在座的各位有很多投资人,我自己也是一些基金的LP,但我还是认为我们做投资应该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一点,收益当然重要。成功的投资可以成就一批独角兽,能助力一批有匠心的企业成为独角兽岂不是更加成就感爆棚吗?

前几天我和杨振宇总聊到半夜。他说,有些企业看起来很热闹,但是我们不投,为什么?他说,没有价值观!

匠心要呵护的其实是一种精神的内核,是一种价值观。作为媒体企业,如果没有良好的初心,就谈不上匠心。

Q:有人说传承最终要的是"听从",你认为匠心跟创新之间的关系是?

Y:这就必须回到我刚刚说的一个重要词汇,叫“不易流行,不易就是不改变,当我们想创新的时候,第一件要想到的事是什么是不能变的。往往大家经常想创新,结果定性不稳,就跑偏了。

谈匠心的时候,有的人往往容易等同于手艺。匠心不是木工,不是厨师,也不是绣工。因为的确让我们每个人都回到手艺人的行业当中当然不现实,但让我们传承手艺人的精神和态度,这个比较实际。

因此,我认为匠心首先不变的是对匠心本身的执着,你要坚持到底;第二是要特别清楚你要什么,这就找到了你自己的初心;第三,要有一个正确的路径。如果你找到了正确的事,但没有用对的方法做,恐怕也是事倍功半。

想要有所创新首先得回到匠心。当你对爱钻研执着的东西特别了解的时候,这才能够从旧的身上长出花来,发出新的芽,这就是创新。创新肯定不是无根的,不是没有来源的,一定是建立在原有的基础上的推陈出新。当然,也有一种创新叫颠覆。

"不易流行",不仅仅是日本人要学,我更觉得中国人要悟要学要参透。毕竟百年企业在日本有25000多家,在中国还是凤毛麟角。每一位创业者,每一位企业家,都先别想着做大,先做强,做实我觉得比较好。做实了,做强了,自然会有最大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