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晖哈佛中国论坛:中国IP的进击之路

  

       4月,美国波士顿又迎来一年一度的“哈佛中国论坛”。本年度论坛以“凝聚时代力量”为主题,来自中美学届、文化界、商界及政界人士就中美政经关系、文化创新以及创业就业等问题进行了头脑激荡。

  哈佛中国论坛成立于1997年,是北美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由学生组织的中国峰会。论坛旨在为富有建设性的对话提供平台,深入探讨中国面临的挑战、问题和趋势,改变与会者对中国的传统印象,并鼓励他们为建设中国的美好未来出谋划策。

  在文化分论坛中,中文在线董事长童之磊、唯众传媒创始人兼CEO杨晖、著名的作词人、导演方文山、著名导演李路、科幻文学作家陈楸帆和砚石新闻高级总编刘林等华人文化领域巨擘们汇聚一堂,一同探讨“当代中国文娱的内容革新”,以下是唯众传媒CEO杨晖的演讲内容:

  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够来参加哈佛中国论坛。若干年前我也收到了同样的一个邀请,但是当时我拒绝了,因为觉得自己做得很一般,没什么有价值的内容可以分享给大家。今天的我依然觉得惶恐,但是创业12年,我对文化产业的一些思考,以及创业所经历的困难和失败,大家可能会感兴趣。

  01、数据反映观众喜好,站在用户角度考虑,制作更有价值的内容

  我想在座的各位可能更爱看网综,因为大家对娱乐的获取多来自于网络视频。无论是路透社、BBC,还是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对于内容供应商来讲,其本身就是内容创作者的集合平台。当不同平台分别聚集更多用户的时候,我们如何根据不同的平台为用户提供感兴趣及符合审美和收看习惯的产品,其实压力非常大。

  唯众传媒2014年为腾讯视频制作了第一档网综自制节目《你正常吗》,由何炅、Ella主持。2016年,和优酷合作出品了一档由谢娜主持的网综节目《暴走法条君》。很深刻的一个体会是电视节目虽然有收视率,但是不够真切,因为你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人在看你的节目。但是在互联网上,用户画像很快就出来了,后台数据清楚明了地告诉你什么样的用户喜欢看你的节目,其实这对于我们后续的创作有非常大的帮助。我们连续三年为央视最大的IP——春晚,制作了《@春晚》互联网融媒体直播产品。春晚在央视平台直播五个小时,《@春晚》伴随春晚在央视网和央视影音APP上同时直播七个小时,当一个晚上的点击量近亿的时候,你会发现这就是新媒体,数据会告诉我们用户是否喜欢这样的节目,同时也触发我们必须站在用户的角度考虑问题,制作更加有价值的精准、优质内容。

  02、追求IP的路上,首先要让IP具有内容力,从而引发受众共鸣

  在追求IP的路上,现在大家都特别着急。其实我们的内容品牌还并不扎实,还缺乏IP力量,或者说许多内容品牌不足以支撑整个IP的生态。

  从IP本身的发展来讲,我想首先谈谈内容力,这个内容的力量指的是情感共鸣。比如说印度电影,我最近看了《小萝莉和猴神大叔》,看完以后就膜拜了。它跨越种族、宗教、国家、社会和个人的情感,讲了一个关于承诺、信任,以及爱的故事,非常强烈地击中了我。我认为,IP首先要具备讲故事的能力、讲好故事的能力、会讲好故事的能力。今天,这一点仍然还是国内许多创作者的悲哀和惭愧,还没有把讲故事做得足够好。因此我认为如果中国想要有更多好IP,必须先从内容入手。

  03、用“慢就是快,少即是多”的方式打造IP的商业力

  其次,是商业力,就是将IP实现商业转化的能力。大家都知道全球打造IP最成功的公司无疑是迪斯尼。从垂直领域来看,我认为《维多利亚的秘密》也是很成功的IP。打造一个好IP可能需要几十年的时间,《维多利亚的秘密》也是经历了20年左右的时间,才拥有了今天这样的商业力和影响力。

  当下中国的文化产业从业者不能太图快,太着急,不能缺乏从容的心态。我们要用“慢就是快,少即是多”的方式,真真正正地、好好地做文化的事情。我到日本就发现,他们要向我们介绍日本百年企业的生存秘密,所有的商业思想都来自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思想,比如先义后利,慢就是快,少就是多,匠人精神等等,他们只是比我们做得更好,坚持得更久而已。怎么去打造一个适合IP生长和拓展的商业化之路,中国的文化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04、表达和传递文化的能力,决定了IP的文化力

  第三,是文化力。好莱坞大片除了票房,最重要的输出是美国文化。中国的文化产品,同样承载着中国文化的输出使命。文化力的强大与否,在于我们表达文化和传递文化的能力,归根结底还是内容力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够把中国故事讲好,把它变成大家的共识,中国文化产品的IP力自然指日可待。

  今天,我们更应该要清醒,不要盲目地对所有内容凡必称IP,因为我们确实还缺乏足够的能力把它做得更好。

  但我认为,只要能认清自己的短板,看清浮躁状态下的真实,我们肯定能够比现在做得更好。中国文化产品的IP力想象空间巨大,因为不仅巨大的文化消费市场在中国,中国文化还必将走出去,天地广阔,空间无限。